金融EMBA
在线咨询
预约咨询
立即申请
手册下载
返回顶部

徐锦泉:老派英国,为何喜欢讨论未来? | SAIF EMBA 国际模块(上)

发布时间:2018-08-21

2018年7月30日-8月3日,SAIF 金融EMBA暨国际实验班国际模块在英国顺利展开。在经历了5天的学习和参访后,SAIF EMBA 国际实验班14期学员、时代嘉道大数据创始人、董事长徐锦泉用他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了途中的种种美好瞬间与感悟。接下来,让我们跟着他的脚步,一起回顾本次英国模块的学习历程。


再次去大英博物馆的时候,伦敦下着小雨,但馆外已从两个方向排着长队,围绕博物馆周边街区道路,绕一周两支队伍在入口处汇合,我们排了一个小时才进大门。据统计,每年有逾500万像我们这样来自全世界的观众赶到参观。

大英博物馆书写世界文明史

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综合博物馆,是如何收藏、研究,规划馆藏布局的。我去了一号展室,这是主题“启蒙运动”的常设展馆。启蒙运动在1680-1820年期间欧美开始的理性和学习的时代,那个时代已经兴起了自然科学、艺术与文明、古文字、考古学、历史学、宗教和礼仪、贸易与发现等多个学科方向,一号展室数以千计的文物即以此方向布局。

大英博物馆在期间1757年成立绝非偶然,启蒙运动深刻影响着那时英国的精英阶层。1753 年英国政府收到了一笔巨大的个人藏品捐赠,出自一位医学成就斐然的内科医师汉斯·斯隆,20多年前他就研制出天花接种疫苗,推广了用奎宁治疗疟疾的方法,还发明了一种牛奶巧克力饮料(就是今天的吉百利巧克力)。他在 1719 年成为皇家医学院院长,1727 年继牛顿爵士之后成为皇家学会会长。

作为科学精英的代表人物,斯隆本身就是启蒙运动的实践者,他在 1687 年开始了收藏家生涯,时任随行医师的斯隆与新总督一行一同前往牙买加,旅行途中一次就收集了 800 个植物物种及其他活标本,他后来收藏品中更是包括各种宝石矿石、动物标本、绘画书法、钱币收藏等,来源涵盖了从希腊到日本再到美洲的广大地域,这泱泱7万多件藏品便成了大英博物馆的发端。


一名英国医生的个人研究和收藏,影响了启蒙运动的方式,和大都会、罗浮宫、冬宫、梵蒂冈博物馆相比,大英博物馆体现了多层次、多视角、更广阔的人类文明画卷。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研究与传播平台,开始书写一个国家对世界文明的诠释和预言。在牛津、剑桥等顶级大学,站在全球学术之巅的英国人又是如何思考未来的呢?

 一位顶级科学家的末世警告

我们到达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时候,也是大英博物馆董事会成员的马丁·瑞斯男爵已经静静地等候在阶梯教室的门口,几年前他还是这座学院的院长,70多岁的他佝偻着身子,面孔清矍、和善。讲台前有一把红色的椅子,但老先生始终站着在讲,偶尔手臂支撑一下桌面,不紧不慢,但话题却是未来50年人类的终极问题。

马丁说,全球的人口总量在提升,是寿命增加而不是人口增长,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预期寿命正在接近,非洲平均每个女人出生7个孩子,未来几十年,全球人口分布重新形成,仅尼日利亚会成为欧洲总人口。马丁指出,而人越多,生命多样性越脆弱,人类一直在摧毁生态平衡。说这话的时候,科学家们在美国夏威夷山上设计的监测点已经从1960年开始已连续工作了近60年,那里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不断增高。

作为皇家天文学家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前任院长马丁爵士,面对一群中国人,讨论了人口物种、生物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天文四个方面的问题。这也是全球顶尖科学家的核心关切。他描绘的风险之一是,技术进化会超越达尔文进化,带来的风险人类无法准确预估,205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。

2012年马丁发起成立了剑桥大学存在危险中心(CSER),这是一个类似“罗马俱乐部”的未来研究机构,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命运的影响,1972曾经发布了影响深远的研究报告《增长的极限》。罗马俱乐部是有企业家和科学家发起,政界、工商界等社会各界参与的社会组织,而剑桥存在危险中心,则是由哲学教授Huw Price、宇宙学教授Martin Rees以及Skype联合创始人Jann Tallinn联手创办的,他们关心的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,更是人类已经面临的终极问题。马丁在其2003年出版的《我们的最后时刻》一书中,警告人类在本世纪存活下来的概率只是50%。

马丁的逻辑不是从技术上判别可行性,而是站在社会和人性的高度,探讨科学发展的巨大风险。有同学问74岁的马丁男爵:您支持生物技术使人长生不老嘛?马丁回答,要看这些技术是否只是让少数人受益,如果只有少数有钱人借助生物技术长命百岁了,这就不是个好事情。他进一步补充说,生物技术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,也能带来灾难。人类对生物技术发展的监管,远不如对核武库。如果有科学狂人无论出于宗教、环保或是其他什么“高大上”的目的,人类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,只要出现一个疯子就够了。


人工智能:剑桥大学的剑于盾

所有来剑桥的访客都喜欢泛舟剑河,船夫据说都是剑桥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们,在帅哥船夫的指引下,河上三一学院、国王学院、王后学院、基督学院那一栋栋古老的教学楼从河边飘过。这些楼里,一个个攸关未来的实验室和研究所在忙碌着什么呢?

和马丁一样,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,在2012年之后又成立了两个和人工智能风险研究中心。

2015年,剑桥大学花1000万英镑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,他们最重要的使命是防止机器人在21世纪会控制世界。科学家、哲学家、社会科学家,分别从技术、哲学、道德角度,为人工智能做风险预测。

次年底,英国剑桥大学又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——Leverhulme Centre for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ce,联合了牛津大学,剑桥大学,帝国理工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力量。LCFI 的研究范围覆盖人工智能的所有应用领域,从智能手机,外科手术机器人到「终结者」式的军用机器人。研究中心致力于保证人工智能对人类有益而不是相反。

为何会在剑桥大学?短短几年内成立三个研究中心探讨人工智能的风险,恰恰因为剑桥是全球人工智能的制高点。

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个著名的“图灵测试”,就是测试者和被测试者被隔开后,通过一些装置(比如键盘)提问,如果有三成的测试者搞不清被测者是人还是机器,那么这台机器就被认为,具备了人类的智能。图灵测试的提出者就是1912年出生于伦敦的英国数学家、逻辑学家艾伦·图灵,他被誉为“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之父”,1931年,图灵考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。

2016年,“阿尔法狗”打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,它背后的开发者DeepMind成立于2011年,由剑桥大学毕业生、神经系统科学家Demis Hassabis、网络语音通讯软件Skype开发者Jaan Tallin和研究人员Shane Legg共同创办,是前沿的人工智能企业,其将机器学习和系统神经科学的最先进技术结合起来,建立强大的通用学习算法。DeepMind于2014年被谷歌以4亿美元收购后已两次登上《自然》科学周刊的封面。

越是人工智能的前沿地带,越是保持高度警觉。这次马丁的三一学院同学、同事霍金又和他站在了一起。长的很像霍金的马丁,学界地位不在霍金之下。他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,确实和霍金有关。作为霍金在剑桥三一学院的大学同学,又共为天体物理学家一起共事多年,面对人类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,他们又一起成为了传道者。


霍金在2016年致辞剑桥未来智能研究中心(LCFI),向全世界提出警告:成功创造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,但如果不学习如何规避风险,也会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后一个事件。他期望“未来智能中心”的使命就是弄清楚人工智能未来是不是会毁灭人类。

次年霍金去世,马丁极为悲痛,葬礼上以三一学院院长身份出席的马丁·瑞斯诵读了《苏格拉底之死:来自柏拉图的辩护》的部分章节 ,他如是评价:霍金是少有的,没有人像他那样如此加深我们对重力、空间和时间的认识。正是因为马丁和霍金们睿智和博大的情怀,使得我们对宇宙和人类自身都有了不同寻常的认识。

800多年的剑桥大学历史,诞生了8位英国首相和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,首相属于英国,诺贝尔奖则属于全人类。或许剑桥大学下一个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不是发明创造,而是告诉人类不能做什么。

新启蒙背后的东西方思维

讲述历史和预测未来都是一种艰苦而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。但没有观点、历史和思想的传播,也就无所谓启蒙。

从西方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人类自我觉醒的一个历史阶段,无关乎东西方思维,但是争论确实会有。去年开始,大英博物馆公布了10年改造计划,除了展览环境的改善以外,细心的参观者发现:在中国馆展品多了,而解说的文字少了。

和800万件藏品相比,浓缩的历史呈现更是挑战智慧和价值维度。几年前大英博物馆与英国BBC广播公司发起了一个合作项目,该项目希望借100件馆藏文物讲述世界历史,参展的100件(组)展品精选自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,时间跨度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当代人工制品,纵横200万年,空间范围则横跨了五大洲,一年前这个全球巡展就到了上海。

有记者发问:归根结底,这个展览还是在用西方化的视角看待世界历史。尽管它正在进行世界巡展;策展人贝琳达·克里勒回答很坦诚:实话实话,我不觉得这样的评价就毫无道理。西方视角这一点当然是很重要的考量,因为大英博物馆确实是一个西方的机构,也同样深深根植于西方启蒙的历史。我们把这个展览称作“一种世界史”(a history)而非“世界史”(the history)正是因为这些不同视角的存在。展品aq本身可以做不同的解读,不同的展品可以讲述同一段历史的不同侧面,东方和西方的视角会涉及到做一个讲述世界历史展览的不同挑战。


而当下关于人类如何把握自己未来的诸多研究和传播,相比之下,更像是一场新启蒙运动。这场运动由顶尖的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群体组成。和17世纪的那场启蒙运动不同,本场运动是为了提醒人类当科学走到一个新的高度时,危机也在悄悄发酵。马丁·瑞斯和霍金、比尔盖茨、艾伯特·戈尔(美国前副总统)顶尖科学家和企业家、政治家都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传播大使。

讲演最后,马丁回应了我的一个问题,他说自己没有看过中国那部著名的科幻小说《三体》。但他强调,人类的生存不仅是对地球的责任,也是对宇宙的使命。在宇宙丛林里,如果人类很可能是唯一的智慧生命,按照他的观点,人类担负着把自己影响扩展到宇宙深处的使命,因此人类不能停止自己的智力进化。

人类的外部世界探索能力,最后还是要满足人类自身生存的需求为前提。马丁强调说,自己对火星移民不乐观,人类有限的资源应该想办法先解决地球的问题。